首页 >> 妈妈宝宝 >> 疾病防治 >> 正文

维生素B1缺乏症

来源:网络 时间:2007-5-13 19:14:00 点击:-
 维生素B1缺乏症又称脚气病,是因缺乏维生素B1(又名硫胺素)所致,临床上以消化系统,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症状为主。广泛存在于谷类、豆类、坚果、酵母、猪肉、肝脏中,谷类中的维生素B1 80%存在于外皮和胚芽中,过度碾磨可使之大量丢失。

  【病因】

  (一)摄入不足 母乳维生素 B1含量不多,约为 150μg/L,低于牛乳(400μg/L),若乳母缺乏维生素B1,可使其乳汁中的含量更低,导致婴儿发生缺乏症。谷类加工过精、或淘米时过度搓洗,或习惯吃捞饭弃去米汤,或食物中加碱烧煮以及长期偏食等均可引起缺乏。

  (二)需要增多 小儿生长发育的迅速阶段,发热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均使维生素B1 需要量增多。

  (三)吸收利用障碍 长期消化不良、慢性腹泻可导致缺乏症。

  【病理生理】

  维生素B1吸收后在肝、肾组织中转化为焦磷酸硫胺素,参与糖代谢中丙酮酸、α-酮戊二酸的氧化脱羧及磷酸戊糖旁路的酮基移换作用。缺乏维生素B1使组织中丙酮酸堆积,丙酮酸过多可抑制胆碱乙酰化酶并激活胆碱酯酶,使乙酰胆碱减少,最终使神经传导受累,因此消化道蠕动变慢,分泌减少;由于糖代谢受阻使细胞能量供应受限,功能受损。

  【临床表现】

  (一)消化道症状 食欲不振、呕吐、消化不良,排绿色稀便。

  (二)神经系统症状 初期烦躁不安、夜啼;病情进一步发展则出现反应淡漠、呆滞、眼睑下垂、颈肌和四肢非常柔软,致头颈后仰、手不能抓、吸吮无力、腱反射减低。婴儿常累及喉返神经,出现声音嘶哑、失音;后期出现颅内压增高,昏迷抽搐,可致死亡。年长儿常以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较突出,如感觉障碍、肌无力甚至肌肉萎缩。

  (三)循环系统症状 可出现急性心功能不全的症状,如心动过速或奔马律,呼吸难伴有紫钳;X射线检查显示心脏扩大;心电图示 T波低平倒置、QT r间期延长。婴儿可呈低血压。

  (四)水肿及浆液漏出 常有下肢水肿并逐渐向上蔓延,可伴发心包,胸腔、腹腔积液。

  (五)先天性脚气病 若孕母缺乏维生素B1,则新生儿可患先天性脚气病,表现为出生时全身水肿、体温低、吸吮无力、肢体柔软、反复呕吐、嗜睡、哭声无力、给予牛乳或健康
人乳后症状可逐渐消失。

   【治疗】

   每日口服维生素B1 10~30mg(应同时治疗乳母,每日口服维生素B1 100mg);重症或伴有消化道功能紊乱时可采用肌注.每日2次,每次10mg,2日后可改为口服,连续数周。由于患儿常伴有其他B族维生素缺乏,故应同时口服复合维生素B或酵母片。

  静脉推注高渗葡萄糖可使血中丙酮酸增高,导致心搏骤停,故应禁忌;亦不宜使用呼吸兴奋剂,以免耗氧增加,反使抽搐加剧;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使糖元异生,血糖增高,烟酸、叶酸等均可阻碍维生素B1的磷酸化作用,均须慎用。

  【预防】

  婴儿每日维生素B1需要量为0.4mg;儿童0.6~1.5mg;孕妇及乳母2~3mg。膳食不应长期食用精米、面,最好掺一些杂粮和粗粮;烹调时不宜加碱;鼓励多吃肉类和豆制品,并戒绝偏食、挑食的不良习惯。

相关内容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