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> 妈妈宝宝 >> 疾病防治 >> 正文

小儿腹泻怎么办?推拿+食疗不可少!

来源:网络来源 时间:2016-11-30 22:31:00 点击:-

几乎每个宝宝都有过腹泻的经历,尤其是1岁以内的宝宝,哪儿难受自己也不会说,只会哇哇哭。宝宝上吐下泻,最容易导致脱水,一会儿孩子就“蔫儿”了。妈妈们的心里都很着急,为了让宝宝快快好起来,往往一股脑儿地给孩子服用各种药物或到医院打点滴。然而,这样处理后有的宝宝非但不见好,反而越来越止不住腹泻,有的甚至拖延数日或数月不愈,不但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,有时甚至变生其他病证,危及生命。而推拿小儿腹泻有神奇的效果,只要辨清寒热虚实,可以令腹泻不药而愈。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用中医推拿以及 饮食治疗小儿腹泻的方法。

基本处方

1补脾经(穴在拇指桡侧,赤白肉际处,从指尖推到指根)3分钟

2清补大肠经(穴在食指桡侧缘,赤白肉际处,从指尖推到指根成一直线,来回推)3分钟

根据症状加减

1. 粪便稀薄有酸臭味,夹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或有较多奶瓣

清胃经(穴在手掌腕横纹至拇指根部,桡侧缘赤白肉际处,自腕横纹推向拇指根部)3分钟

推下七节骨(穴在第 4 腰椎与尾骨端长强穴成一直线,用拇指桡侧面或食、中指腹自上向下推)3分钟

2. 腹泻较剧烈,粪便呈黄色或黄绿色水样或蛋花样便,或有泡沫,味道臭秽,或伴有发热。

退六腑(穴在前臂尺侧自肘关节至掌根成一直线,以食、中二指指腹,自肘关节推至掌根)5分钟

清胃经(穴在手掌腕横纹至拇指根部,桡侧缘赤白肉际处,自腕横纹推向拇指根部)3分钟

3. 大便稀薄,泡沫较多,呈淡黄色,气味微腥不臭,或伴有腹痛、发热、鼻塞、流清涕

揉外劳宫(穴在手背中,与内劳宫相对处,用中指端揉之)3分钟

推三关(穴在前臂桡侧,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,用食中二指并拢,自桡侧腕横纹起推至肘横纹处)3分钟

4. 腹泻延续时间长,或时发时止,大便稀薄,有较多奶瓣或不消化食物,味不臭,不爱吃饭或吃饭不香,平时玩耍时容易疲倦,面色发黄,入睡后眼睑不能完全闭合,露出部分眼睛,民间称为“兔儿眼”。孩子喜欢家长在其腹部轻轻抚摸,或者将手掌搓热捂在肚脐上

揉外劳宫(穴在手背中,与内劳宫相对处,用中指端揉之)3分钟

推三关(穴在前臂桡侧,腕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,用食中二指并拢,自桡侧腕横纹起推至肘横纹处)3分钟

逆时针摩腹(用掌面或四指按逆时针方向摩之)3分钟

捏脊(双手用捏法从下向上捏,每捏三下将背脊提一下)3 ~ 5遍

5. 大便呈青色,或绿色,质地较为黏腻,并可见鼻处颜色发青,或口鼻周围呈青色,昼夜哭闹,喜欢让家长抱着睡觉,放下即醒,有些宝宝可伴有高热不退。平时露在外面的两手可因一些较小的声音刺激发生抽动,容易受惊,不愿吃奶甚至拒绝吃奶

清肝经(穴在食指末节螺纹面,自指面末节指纹推向指尖)3分钟

捣小天心(穴在掌根,大小鱼际交接之凹陷中,以中指尖或屈曲的指间关节捣)50次

腹泻种类多,分清症状再食疗!

伤食型腹泻

小儿伤食型腹泻也可理解为消化不良型腹泻,多由喂养不当致使胃肠功能紊乱导致。有些家长为了孩子长得快,过早、过多地添加大量淀粉或脂肪类食物,结果引起孩子消化功能的紊乱,发生腹泻。

症状表现:

口腔:有酸臭的气味,舌苔薄黄或又厚又腻。

腹部:腹胀、大便前腹痛明显,大便后腹痛减轻。

大便:大便酸臭,呈黄绿色稀薄液状或蛋花状,夹有食物残渣或奶瓣,有少许粘液。

全身:恶心呕吐,不思饮食、睡卧不安。部分孩子还会有发烧、手脚冰凉的症状。指纹涩滞,按压时血液不畅。

食疗1:苹果汤或苹果泥

功效:苹果含有丰富的果胶,能帮助止住轻度腹泻。适合腹泻初期,症状不严重的时候食用。

做法:取苹果一只洗净,连皮切碎,加适量水,加食盐少许,煎汤代茶饮。一岁以上的孩子,可以将苹果压成泥直接吃。

食疗2:小米山药粥

功效:山药能健脾、益胃、助消化,与小米同煮有敛汗止泻的功效,适合消化不良引起所腹泻的孩子食用。

做法:新鲜山药100克洗净切薄小块,小米100克淘洗干净后与山药一同入锅中加水适量,煮开后以文火慢煮至成稀粥即可,一天吃2~3次。

风寒型腹泻

这种类型的腹泻也叫胃肠型感冒。原因有两种,一是孩子患风寒感冒引起腹泻,二是孩子腹部受凉引起腹泻。在秋冬感冒疾病多发之季常见。

症状表现:

口腔:孩子的舌苔白,有咳嗽、痰稀、鼻塞、流涕等感冒症状。

腹部:肠胃蠕动增快时腹痛明显,能听见腹部鸣叫声。

大便:大便稀薄、泡沫多、颜色淡、次数多,大多都不臭。

全身:多有发烧、剧烈呕吐的情况。指纹淡红。

食疗1:姜茶饮

功效:姜茶可帮助消化和吸收食物,缓解腹胀腹泻的情况,对风寒感冒也有效果。另外,如果孩子是细菌感染导致的拉肚子,此茶也非常见效。

做法:生姜10克,红茶3克,加水煮沸后放少许红糖,代茶饮。

湿热型腹泻

此类型腹泻是肠道感染中最常见类型的一种,多发于夏秋之交。由于吃的过多、过油腻、过辛辣引起,使身体内湿热疫毒之气侵及肠胃,造成肠道功能失常而发生腹泻。另外,就是由于细菌或病毒侵入肠道引起的腹泻。

症状:

口腔:孩子的舌尖发红、舌苔黄腻,烦热口渴。

腹部:间歇性腹痛,伴有少量呕吐。

大便:大便急迫,量多且频繁,呈水样或蛋花汤样,伴有少许黏液,肛门有灼热感。小便量少,颜色深黄。

全身:食欲不振、神疲乏力,高热不退时,症状逐渐加重。指纹发紫。

食疗1:乌梅葛根汤

功效:乌梅和葛根都有止泻的功效,同煮成汤对久泻久痢、热泻热痢、呕吐腹痛有效。

做法:乌梅10只,葛根10克,加250毫升水,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烧20分钟,去渣加红糖少许,分2~3次饮用。

食疗2:陈皮红枣汤

功效:红枣补中益气、养血安神,陈皮去湿解腻、促消化。两者合用,对食欲不振、疲乏无力、大便不成形、腹泻等症状,有一定的治疗作用。

做法:铁锅内放12只干红枣,炒成微焦,取洗净的陈皮10克,加入红枣和水小火15分钟,代茶饮。

食疗3:薏米赤小豆粥

功效:薏米有促进新陈代谢和减少胃肠负担的作用,红豆有利尿解毒的作用,两者同食能清热利尿、止腹泻。

做法:薏米、红豆各100克,洗净后用冷水浸泡回软,锅中加入水,放入红豆和薏米,旺火煮沸后,改用小火慢熬至成粥。

脾虚型腹泻

小儿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,脾胃功能还不健全。引起脾虚型腹泻的原因很多,例如饮食不规律、不按时吃饭、零食太多、经常吃辛辣寒凉的食物等,都可影响脾胃功能,造成脾胃功能失调,导致腹泻。

症状表现:

口腔:孩子的舌苔淡白。

腹部:时有腹胀,少有腹痛。

大便:大便稀薄,伴不消化块物,色淡不臭,大多在进食后发生腹泻,时轻时重,长时间不能痊愈。

全身:面色萎黄、形体消瘦。很少有发烧的情况,指纹淡白。

食疗1:胡萝卜汤

功效:胡萝卜被称作是“小人参”,常吃对孩子的健康非常有好处。胡萝卜熬煮成汤,具有健脾消食、杀虫、行气化滞等功效。主治食欲不振、腹胀、腹泻。

做法:新鲜胡萝卜250克,洗净后连皮切成小块,放入锅中加水煮熟后,喝汤、吃胡萝卜。

食疗2:扁豆山药粥

功效:健脾益胃,消食止泻。对慢性胃炎引起的腹胀积食,胃寒呕吐,食欲不振有效。

做法:扁豆50克,山药60克,粳米50克。将扁豆炒熟,与山药、粳米、少许盐同煮成粥食用。

食疗3:菱粉粥

功效:菱粉与粳米同煮成粥,具有健脾胃的功效。适用于体虚瘦弱、乏力、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、腹泻等病症。

做法:粳米50克,加水煨粥,待粳米熟时,调入菱粉(菱角粉)30克和少许红糖,煮熟即可食用。

小儿推拿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中医学临床学科中的一门外治法。小儿推拿又有着独特的体系,在儿科因操作方便,无痛苦、无损伤、无污染,只要适应证选择正确则效果显著,受到患儿家长的广泛欢迎。胶州妇幼保健院自开展小儿推拿以来,以手法娴熟、选穴精少、疗效显著、患儿配合度高为特色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,在小儿发热、咳嗽、肺炎、哮喘、呕吐、厌食、溢奶、消化不良、便秘、腹胀、腹泻、腹痛、鹅口疮、小儿抽动症、惊风、遗尿、尿频、夜啼、多汗等小儿常见病和多发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,取得了显著疗效。此外小儿推拿可以治疗的疾病范围非常广,尤其是在疾病初期,推拿的疗效则更明显。“比如宝宝刚有感冒的症状,他们并不需要吃药、打针,推拿就完全能够将其治愈,没有副作用,非常安全。

咨询电话:58651605

我院为提高儿童保健服务能力,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医疗诊断水平,减轻患者的就医成本,邀请省内著名专家教授来院讲座并坐诊,促进儿科诊疗水平不断提高!

标签:胶州市妇幼保健院   小儿腹泻   推拿  
相关内容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