里程碑:宝宝的眼睛能够更加协调的运动和聚焦,他开始发现周围的世界是由活动的具体的东西组成的。宝宝原本紧握的小拳头和紧缩的肢体开始慢慢放松,他开始学习抓握。
聪明助推器Top5:
1. 来点音乐:可以是宝宝的音乐床铃,也可以是一个八音盒,还可以是妈妈或爸爸自编自演的“曲目”。音乐对大脑语言中枢的影响要远远大于说话。
2. 一个小惊喜。用嘴在宝宝的小脸、小胳膊或小腿上轻轻吹口气,宝宝会很喜欢这种对皮肤的小刺激。
3. 回应宝宝:如果宝宝朝你微笑,或者咿咿呀呀地表示出想和你交流的意愿,要马上模仿宝宝的声音回应他,这会让宝宝体会到他语言的价值,更加愿意表达。
4. 会旋转的音乐床铃:宝宝的肢体舒展后开始把小手伸出来,触摸这个世界。旋转的、带着音乐的床铃会吸引宝宝,让他注意自己的小手可以抓东西了。
5. 挠挠小脚心。宝宝开始会笑了,挠挠他的小脚心、或者温柔地胳他的痒痒,他会很开心。而且,笑是培养幽默感的第一步。
关于聪明的Q&A
抚触可以让宝宝变聪明吗?
并不是说经过抚触的宝宝就一定聪明。抚触的重要意义是在于妈妈和宝宝之间密切的接触,和目光的交流。尤其是对新生儿,触摸对他的神经系统的发展有好处,妈妈的注视又能稳定宝宝的情绪,让他感到安全。喜、怒、哀、乐这些情绪的表现也是大脑发育的一个组成部分,情绪稳定了,才能为宝宝大脑发育创造更有利的空间。
所以为宝宝做抚触时,不一定每个动作都要按部就班,关键是让宝宝感到你在关注他,这是一个轻松愉快的过程。
培养聪明宝宝,爸爸妈妈能做的就是提供环境、工具和引导。
针对不同时间段的宝宝,爸爸妈妈需要给他不同的环境。比如,刚出生的时候,宝宝需要相对朴素、单纯的环境,他要看的是色彩单纯的图画,而不是世界名画。到了宝宝学爬的阶段,周围要有学爬的环境和空间。而1岁半~2岁多的宝宝,需要的是伙伴,如果这个阶段让他整天待在家里,他就会失去交往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机。
爸爸妈妈还要给宝宝提供成长的工具,最常见的就是玩具。而且还要注意这些工具要适合宝宝的年龄需求。
恰当的引导,尤其需要爸爸妈妈注意自己的方式,比如宝宝学走路,最早要扶着走,但扶也有不同的方式,如果是大手抓小手,孩子是被动的,他会被爸爸妈妈限制。而如果是小手抓大手,孩子掌握主动,他的自主能力就会得到发展。
- 上一篇: 夏季宝贝出门别太“清凉”
- 下一篇: 产后妈妈快速塑身30个饮食秘诀